搜索

新闻中心

湖北省鄂州市红十字志愿者郑成玉:从献血达人到优秀志愿者

2019-07-11 9382 0 0
  “在艰辛中收获快乐,在平凡中奉献人生。”这是湖北省鄂州市市民郑成玉二十年来志愿者生活的真实写照。他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荣获“感动鄂州无偿献血十佳人物”“西山街办西山楷模”等荣誉称号。 爱心献血,为生命“加油” “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22年前的某一天,当郑成玉偶然看见停在路边的献血车上的标语时,心中不禁一颤,想起多年前家中一位亲人因为做手术急需输血,幸好得到了当时有好心人无偿献血的帮助。手术进行时,大家在病房外焦急等待的心情,无论何时想起仍旧清晰。 带着这种莫名的情感,郑成玉走进了献血车,看着输血管内涓涓流淌的鲜血,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得知献血既能帮助他人,还对自己的健康有益后,郑成玉献血的次数慢慢多了起来……他成了献血站里的“常客”,与医护人员也渐渐熟络起来。
 
  2000年,在红十字会的推荐下,郑成玉加入了鄂州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在队里,他积极学习献血的相关知识,提升了献血现场服务和紧急救护的能力。除此之外,他还积极走进大学、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进行无偿献血宣传。 2004年,郑成玉主动申请成为固定献血者,献成分血。从此,他交替捐献全血和血小板。“成分血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受助者的需求。”郑成玉说。在他的带动下,周围献血的人越来越多。截至目前,他的无偿献血总量近50000毫升,并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鄂州市第一位遗体器官捐赠志愿者,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志愿服务,传递大爱 华容区段店镇泥矶村,有一户贫困人家,家里8岁的小女孩患有脑瘫,为了给孩子治病,将仅有的一套房子卖了,如今已是一贫如洗,还租着别人的房子。得知这家人的情况后,郑成玉与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员一同去看望。 这次志愿服务活动让郑成玉十分震撼,“当天开车去用了1个半小时,中间有进不去的弯路,差点迷了路。”郑成玉说,“边远农村交通闭塞,条件不比城里,特别是残疾人的贫困家庭,更需要外界的帮助。” 2014年,已到退休年龄的郑成玉在医院谋了个保安的差事,为了能有更多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主动向排班负责人申请,排班时尽可能排在夜晚。从此,郑成玉深度参与红十字志愿者服务,关爱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并立志成为一名长期的志愿者。  

  2016年,郑成玉组建西山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将一些心怀爱心且时间相对充裕的人聚集在一起,其中还有不少残疾人。志愿服务队组织了志愿服务活动数百次,给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应急救助、健康保健;上门给残疾人打扫卫生,定期慰问,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向贫困家庭捐赠米面油衣等生活物品,施以援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他笑着说:“无论是无偿献血,还是当志愿者,只要能帮助别人,我心里就很快乐。一次慰问,对需要的人来说,也许能温暖一辈子;对于我而言,也是一种满足与肯定。” 创建团队,凝聚力量 二十几年来,郑成玉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红十字精神,他的感人事迹在人群中口口相传,受他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 退休大姐高春芳受到郑成玉的感召和鼓舞,在2017年上半年加入西山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高春芳为人很热心,平时在小区里经常给留守老人送些鱼肉等生活用品,大家都热情地喊她高大姐。 高大姐加入志愿服务队后,经常在群里喊话,有活动一定要通知她。一次,郑成玉开展志愿者活动时忘了叫她,过后高大姐知道了,开玩笑地说:“有活动不叫我,把我边缘化了。”这事让郑成玉十分感动,从此便记住了这个热心的高大姐,每次组织活动,总要询问她是否有时间参加,而高大姐次次都冲在前面。每次去养老院慰问老人,高大姐总会提前去市场买好老人爱吃的水果、零食,去的次数多了,院里的老人都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看待,如果有一阵子没去,还会念叨着想她了。 在郑成玉的带领下,西山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中像高春芳这样的爱心队员已达30余人。腿脚不方便,需要拄着拐杖的胡艳萍,虽然家住葛店,每次活动仍大老远赶来;会理发的手艺人张伟丰,每个月都会去社区给老人免费理发;虽然患有脑瘫,却能写出好文章的宋秋实,经常在群里向大家传递正能量。 “一个人的力量很弱小,但是大家聚集在一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就能将更多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未来,也希望更多人加入红十字大家庭。”郑成玉如是说。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记者:涂文涛 石慧娟 姜婷 制作:张立光
9382 0 0